一
他是一个有着深切为民情怀的人,百姓的事时刻牵挂在心上,开办机关食堂、改造旧卫生间、迁移老变压器、增加职工停车位,再造教育名县、创建三甲医院、危桥改造、城乡供水一体化,难怪街头巷尾老百姓感叹:“这是一个好办事的书记!”
他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,决定的事习惯挂图作战,“我是工程出身,喜欢挂图作战,不喜欢一件事揉来揉去打太极”,在较短时间内跑遍所有乡镇,广泛征求意见,旗帜鲜明地推进工业立县、产业强县
他是一个有着真知灼见的人,任人治事令人心悦诚服,在干部选用上提出“三用三不用”、先定规矩后选人“十条原则”,中央换届风气督导组高度评价“印象很深刻,导向非常鲜明”
他是一个挑重担走在前的人,急难险重率先扛在肩上,上任第一天信访稳定工作调度会即掷地有声,“请信访局排出顺序号,县委常委带头包案化解,第一号案我来包”,镇党委换届期间,他先后到包挂乡镇调研10余次
他是一个热情直爽、风趣幽默、没有架子、善于团结的人,一起共事让人如沐春风,水自己倒、包自己拎。每每周末不带秘书,一个人走走工地,和工人聊在一起,至今难忘他那标准的“立权式”问候——那是一种洋溢着真诚、面带微笑望着你的口头禅“我说,兄弟……”
他是一个严于律己、为政清廉的人,后来的事让人意想不到。工作人员在整理遗物时掉泪了,宿舍里东西十分简单,皮鞋只有两双,其中一双旧的已磨出洞,新的只在出席活动时才穿,这就是我们的书记啊
他是一个喜爱运动、很有生活情趣的人,自己的事常常无暇顾及,爱好打打乒乓球,但到丰县后活动次数明显减少
他是一个很有故事,说也说不尽的人……
二
也许时间太短,也许不太经意
我们还没来得及走进他的世界
他就匆忙地离去
只留下零零碎碎的记忆
让我们慢慢回味其中的点点滴滴
他曾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
他曾是一名援藏干部、总工程师
他曾是一位组织部常务副部长
最后定格在县委书记岗位上
对,这曾是他的工作分工
他还是一位睿智的父亲,从中国矿大、南京大学一直走进北京大学校门攻读博士学位的儿子啊!怎能忘记老爸用心良苦的激励
他还是一位孝顺的儿子,说起自己的老父亲总是满怀深情:“我老父亲虽然生活在农村,每天院里院外都扫几遍,打扫得干干净净”。是的,我们看到了这种品质的传承
他还是一位细心的丈夫,注重回归家庭,常常自己蒸馒头。只是县里太忙太累,只能偶尔周末回家蒸几锅馒头,补偿一下对爱人的陪伴
他还是一位敦厚的兄长、可亲的近邻,邻家小弟房子装修少走了弯路,多亏老哥提醒
对,这就是他的社会角色
三
有人这样评价他的一生:
万里援藏,魂牵梦绕,高原天路架金桥
一生筑路,殚精竭虑,淮海大地铸丰碑
他的名字叫王立权
但是,直到今天,他走了
缅怀他的一生,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人
仿佛是曾经奋战在一线的焦裕禄
仿佛是曾经援藏离去的孔繁森……
他们之间有一种相似 可以穿越时空
他们之间有一种相连 必定薪火传承
即便是面孔不断变换,不变的标示依然清晰
那是一种闪光的信念和特质——
中国脊梁、中国精神、中国大爱、中国梦
四
他平时注意锻炼身体,只是有高原性心脏病
那是援藏3年9个月后医生给予的提醒
他曾感言“一次援藏,一辈子魂牵梦绕”
只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
临危受命主政丰县,仅仅九个月
党代会刚刚闭幕,发展蓝图刚刚绘就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
有情有义的丰县人闻讯赶来
“他是个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,怎能不送一程”
丰县上海商会的同志慨叹,虽然他们在上海仅见过一面
多么懊悔啊!本应好好照顾他
却在不经意间让他早早离开了我们
如何向组织交代啊,还有他的家人
我常常想为什么历史的坐标系上
高尚的标杆总那么稀少
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以后,才真正懂得珍惜
也才真正明白
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
人总是要走的
但他走得太匆忙
只在高铁站的楼梯上
给我们留下一个抹不去的背影
不能再让他带着遗憾随风而逝了
他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
我们有责任让他留下
举起他的精神照亮未来的旅程
五
千万别走得太远啊,我的亲人
还有这么多人在等待你的消息
通个电话发个短信也行
但电话的那端已无人接听……
恍惚中,耳边仿佛响起那亲切而坚定的声音
不必有太多悲伤啊,我的兄弟和战友
没有感觉到吗,我正在远方望着你们
相信未来吧
我会在前方默默为你们祝福
祝福前进中的中国
祝福奋进中的人民
我将永远牵挂着家乡
为你们加油,为你们点赞……
(作者单位:丰县县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