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朱晓清,1965年12月生,江苏徐州人。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王冰石先生,尤其擅长篆刻。其篆刻质朴古雅,落落大方,直追秦汉。
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徐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,西楚印社副社长;供职于徐州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。
作品赏析:
方寸之间 自有真我——读朱晓清先生印章
风雅的人,自然风雅。其心之所发、性之所在,终生难易。
艺术并不择人,只要有心性,谁都可以“艺术”一把。有的人玩艺术,这叫做爱好;有的人被艺术玩,这叫所谓的专业。专业与爱好之间实难画出明显的界限,其异处只是饭碗不同。靠艺术吃饭的,被艺术玩的疲于奔命;不靠艺术吃饭的玩的潇洒自在。玩意的好赖也不好靠专业与否去分高下。至于当今社会,因业余而专业,因专业而业余,都不是天性所能为、人力所能及的。总之,专业也罢,业余也罢,“心有多宽,舞台就有多大。”篆刻亦然。
朱君晓清反复的告诉我:他是把篆刻用来玩的。言下之意,就是业余。那是怎样的业余,又是怎样的玩法哪?
1980年,朱君十四、五岁的样子,不知怎么的迷上了画画,指导他的是时任徐州国画院专职画师的王其钧先生。在学画期间,住在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位能人,刻戳子是绝活儿。经意与不经意间,朱君看的次数越来越多,鬼使神差的自己也写反字刻了起来。其时,他也不懂什么料、什么刀、什么对、什么好,橡皮头、麻将牌——照样刻着玩,修脚刀、手术刀——照样刻着玩,反正喜欢。既然玩,就大胆的玩,自己的作业本上打印谱,《徐州日报》发印屏。玩着、玩着,被王其钧先生发现了,先生说:“刻的满是这么回事,别画画了。我给你推荐一位老师吧。”推荐的是著名书法篆刻家王冰石先生。玩着、玩着,被班主任发现了,班主任说:“想玩吗?我给你介绍一位老师。”介绍的也是王冰石先生。也许是一种缘份,这个人小心大的学生就投在了王冰石先生门下,从此远离了江湖的流俗,用心游艺于秦汉古风。
汉代玺印是中国篆刻艺术的一座高峰,也是历代印人的楷模,是进入篆刻大统的必由之路。面对汉印这座宝山,朱君挖山不止。既然来玩了,就不能空手而归。对艺术的贪婪,他拼命的在将军章、汉官印、私印、玉印、封泥、镜铭文的宝箱内攫取,深深的装在心里、沉沉的抓在手中。装的多了也杂,抓的多了也重。更何况还有六朝印的自由奇恣,唐宋印制的整肃绵密,明代文人的别开生面,各具风采的清代诸家。朱君本来也是玩的,不想独树一帜,只是禀着自己的心眼脾气,只想大气磅礴,只想平实朴茂。于是他以最喜欢的汉官印为根基,以平方正直为基本特质,以长冲短切为常用刀法,兼取玉印的均齐流畅、将军印的浑朴沉雄,把黄士陵的平淡细润,掰开了、砸碎了、揉化了,用徐州七尺男儿的坦荡之气,醉心于两汉印人的郁郁情怀,且琢且磨,且苦且乐,不经意间已具面目。看朱君的印,其大者端庄简约,富贵大气,有如东吴周郎,虽不着银盔银夹,但举手投足总见赤壁雄风。其小者真率不拘,息心静气,有如弥勒坦腹,虽开口便笑,但威严不减。时人制印,以求变者众,而朱君独守一,不欲变而变,绝非“内不知好恶,外不知是非”的欲变而不知变者。
于右任云:“泥古非也,拟古亦非也。无古人之气息,非也;尽古人之面貌亦非也。以浩浩感慨之致,卷舒其间,是古是我,即古即我,乃为得之。”观朱君之印,当以为然,岂一个“玩”字了得。(文/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书学理论委员会主任 耿广敏)
|
||||||||
![]() |
中国淮海网 │
彭城视窗 │
徐州分类信息网 │
徐州网 │
中国站长网 │
徐州英才网 │
徐州团购网 │
齐鲁网 │
山东在线 │
大众网 │
商都网 │
今晚网 │
中安在线 │
安徽网 │
浙江在线 │
上海新闻网 │
福建新闻网 │
大江网 │
东南网 │
东北网 │
北方网 │
东方网 │
南方网 │
中国西部网 │
大河网 │
长城网 │
北国网 │
南海网 │
大洋网 │
华声在线 │
金羊网 │
中华散文网 │
中国服饰网 │
京报网 │
中国广播网 │
红网 │
荆楚网 │
江南都市网 │
天山网 │
天健网 │
千龙网 │
华语文艺网 │
华龙网 │
胶东在线 │
中国山东网 │
华声在线 │
中国报业网 │
长江网 │
今视网 │
中国江苏网 │
|
|||||||
客服一:小龙
![]() ![]() ![]() 苏公网安备 32032102000073号 投诉:![]() 战略合作伙伴: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中工网 中青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三农网 新浪网 备案号: 苏ICP备10048142号 Copyright © 2008 - 2020 jswxw.net. 联系电话:0516-89239768 投诉建议:18921771468 |
||||||||
|